調養五臟的食物有哪些?
人體五臟關(guān)乎著(zhù)身體的健康,而養五臟最好的方法就是飲食,那么吃什么食物能養五臟呢?
中醫教你養五臟究竟該怎么吃
中醫教你養五臟究竟該怎么吃
養心的食物
黑木耳:性平,味甘,有滋陰、養胃、活血、潤燥的作用,能“補氣,活血”。黑木耳是天然的抗凝劑,能防治動(dòng)脈硬化、冠心病、高血壓和高脂血癥的作用。凡心血管疾病導致的心悸者,宜經(jīng)常服食,頗多裨益。
桂圓:可用桂圓肉泡茶常飲,或煮桂圓粥食用,它有益心脾、補氣血、安心神的用途,尤其適宜心血不足型心悸之人。
紅棗:紅棗中含有多量的、為造血不可缺少的營(yíng)養素——鐵和磷,是一種天然的補血劑。對各種貧血、體弱、產(chǎn)生虛弱、手術(shù)之后氣血不足所致的心悸者,最為適宜。紅棗可用紅棗煎水服,或用紅棗煮粥食,或早晚空腹嚼食。
養肝的食物
韭菜:中醫認為春季吃韭菜,可起到祛陰散寒的作用,對養陽(yáng)護肝本身就會(huì )有很大的幫助養肝。韭菜本身就具有助陽(yáng)的功效,但是中醫認為秋季的韭菜含蛋白質(zhì)更高,所以如果有痛風(fēng)的問(wèn)題的話(huà),那么最好不要吃了。同時(shí)韭菜還和一些中藥會(huì )發(fā)生反應,所以如果有吃藥的話(huà),最好咨詢(xún)一下是否會(huì )和藥效產(chǎn)生反應。
葡萄:葡萄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維生素,本身就具有提高血漿白蛋白的作用,葡萄中的果酸能幫助消化,促進(jìn)食欲,同時(shí)對預防現代人高發(fā)的乙肝也有著(zhù)很大的幫助。再者因為葡萄中本身還有的生物活性物質(zhì),可以消除體內的自由基,由其是對于那些肝臟功能本身就不是很好的人,可以起到一個(gè)輔助治療的作用。
綠豆:很多人都知道綠豆本身清熱解毒,去暑消水腫的作用。其實(shí)因為綠豆本身含有豐富的賴(lài)氨酸和氨酸,而這兩種營(yíng)養素同冰糖結合就具有很高的食療價(jià)值,由其是可防止因為肝火旺而引起的上火。
養脾的食物
糯米:性溫,味甘,有補脾益氣的作用,脾虛者宜用之煮粥服食。唐·孫思邈說(shuō):“糯米,脾病宜食,益氣止泄。”所謂脾病,乃指脾虛為病之義?!侗窘?jīng)逢原》說(shuō)得好:“糯米,益氣補脾肺,但磨粉作稀糜,庶不黏滯。若作糕餅,性難運化,病人莫食。”
紅薯:俗稱(chēng)甘薯、山芋。性平,味甘,有補脾和血、益氣通便的作用?!峨S息居飲食譜》中說(shuō):“煮食補脾胃,益氣力,御風(fēng)寒,益顏色。”《綱目拾遺》認為番薯能“補中,暖胃,肥五臟”。脾虛之人,可用番薯當主糧,常食之。
養肺的食物
銀耳:可做菜肴或燉煮食用,例如與百合或櫻桃加冰糖做羹。潤肺化痰、養陰生津,可治療陰虛肺燥、咽干口渴等癥。
蘿卜:生食可治療熱病口渴、肺熱咳嗽;若與甘蔗、梨、蓮藕等榨汁同飲,效果更佳。具有清熱化痰、生津止咳、益胃消食的作用。
補腎的食物
枸杞子:性平,味甘,具有補腎養肝、益精明目、壯筋骨、除腰痛、久服能益壽延年等功用。尤其是中年女性腎虛之人,食之最宜。
黑芝麻:性平味甘,有補肝腎,潤五臟的作用,對因肝腎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暈、白發(fā)、脫發(fā)、腰膝酸軟、腸燥便秘等有較好的食療保健作用。
核桃:則有補腎固精、利尿消石、潤腸通便、溫肺定喘的作用,常用于腎虛腰痛、尿路結石等癥。
何首烏:有補肝腎、益精血的作用,歷代醫家均用之于腎虛之人。凡是腎虛之人頭發(fā)早白,或腰膝軟弱、筋骨酸痛,或男子遺精,女子帶下者,食之皆宜。